许多年前,我们就知道增强处理玻璃易于自然破裂。研究表明,造成自然破裂的一个原因是玻璃中夹杂有硫化镍NiS。
玻璃在增强处理过程中被加热到620℃,NiS在380℃时从β相转变为α相,并伴随有体积的变化。当玻璃在气体淬冷过程中{TodayHot}被快速冷却时,NiS没有时间回复到β相,从而以非稳定的形式被“冻结”。
经一段时间后,α相将慢慢转换为β相,并伴随有2~4%的体积增长。NiS如位于中心张力区,其尺寸增长之大足以使其扩展形成一条裂纹,导致玻璃破碎。由于从α相到β相的转换率取决于温度和时间,因此,玻璃温度越高,转换越快,破裂出现越快。
当将增强玻璃置于EFCO公司均热炉内的可控温度环境中,不稳定态的玻璃就会破裂,从而减少了潜在的破裂危险。
经验表明,将玻璃均匀加热到290℃的温度,并保温一段时间,随后对其有控制地进行冷却,这样提供的产品是完全放心的产品。


常见问题
相关文章
猜你喜欢
- 夏季这样规避甲醛污染 2022-07-05
- 白云带你全方位了解建筑硅酮密封胶(一) 2022-07-05
- 新型“夹心玻璃”防辐射采光两不误 2022-07-05
- 中国文化的瑰宝陶瓷概述 2022-07-05
- 石粉可成陶瓷 2022-07-05
- 传统陶瓷业较需要什么支持 2022-07-05
- 怎样清洗电动机轴 2022-07-05
- 几种圆柱滚子轴承 2022-07-05
- 轴承密封技术 2022-07-05
- 陶瓷注浆形用偏硅酸钠的生产 2022-07-05